新疆兵团:粮棉“科创”结硕果

  中新网乌鲁木齐8月5日电 (史玉江 王晓燕)近日,新疆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宏芝蹲在田埂边,指尖划过“核春3号”的麦穗,抬头对身边的技术员说:“这品种株型紧凑,抗病性强,按现在的长势,亩产上800公斤有戏。”

  这片麦田,正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优质特色粮食作物创新中心的核心区。

专家查看“核春1号”高产小麦品种长势。王晓燕 摄

  如今,以该中心为先锋,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下称“中棉所”)在红星二场建成的优质抗逆经济作物科创中心,让“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今年百亩试验田种了633个品种,仅小麦就有112个,千亩示范区试种了7个品种。”红山农场四连负责人姜顺旺介绍,第十三师新星市优质特色粮食作物创新中心联合第十三师农科所、青岛农业大学等单位,聚焦黑小麦、硬粒小麦等特色粮食育种与高产技术。

  红山农场提供的140亩试验田成“品种擂台”。目前,第十三师新星市优质特色粮食作物创新中心已对接相关种业公司开展春小麦万亩良种繁育,抗逆高产品种累计推广10万亩。

  位于红星二场的优质抗逆经济作物科创中心,依托中棉所优势,聚焦棉花抗盐碱、耐旱品种选育,已培育3个抗逆棉花新品系。

  “盐碱地试种亩产突破350公斤。”中棉所研究员叶武威表示,这为干旱盐碱地区种棉辟新径。

  “两中心虽分别侧重粮食、棉花,但目标一致:让技术落地,让职工受益。”第十三师农科所副所长管利军说。

  “培育一个品种需10年以上,推广好同样要下功夫。”张宏芝说,其团队带来的“核春1号”“核春3号”等品种目标亩产800公斤以上,还需摸索水肥一体化、化学调控防倒伏等本地适配技术。

  张宏芝团队与第十三师农科所技术员常开“田间研讨会”。管利军说,下一步要将数据转化为职工们易懂的种植方案。

  “以前推广新品种,大家总说‘先看看’,现在见了试验田收成,都主动来要种子。这就是技术落地的最好证明。”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徐红军表示。(完)

【编辑:李岩】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VJJgbm"></kbd><del id="3ayL4A"></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z1rwLx"></b>
  • 最后的裸场景完整版本
  • 他的痴缠故事完整版影片
  • 一次房事冲动完整无删减
查看更多

《DesireinRomanceatMidnightuntrimmed》

发布时间:2025-08-05 11:33:59 梦中的私语故事原版 来自湖南

LoveandWhispersoftheBodyuncensored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885例,其中境外输入105例,本土780例(西藏291例,贵州202例,广西58例,江西28例,山东28例,湖北23例,四川23例,内蒙古22例,辽宁20例,新疆19例,甘肃14例,黑龙江11例,陕西10例,吉林6例,天津5例,河北5例,河南4例,海南4例,青海2例,上海1例,江苏1例,浙江1例,重庆1例,云南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8例(境外输入14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0820例(境外输入715例)。  除资源丰富外,四川的品位也更高。这点无疑已被亿纬锂能、宁德时代、蜂巢能源、中创新航等正在布局四川的锂电池厂们所重视。在欧阳明高看来,四川不仅锂资源丰富,占到全国一半以上,石墨资源也在附近,加上人力成本低,这些都促使锂电池产业向四川转移。  9月24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祝福祖国”巨型花篮主体亮相,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抢先拍照留影。王新摄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4977278
举报
热点推荐
  • 我们艳情回忆无修版

    2025-08-05 11:33:59

  • LoveandEcstasyandPleasure未删减

    2025-08-05 11:33:59

  • 她的堕落生活未审查版本

    2025-08-05 11:33:59

  • SecretsofSilkatMidnightuntrimmed

    2025-08-05 11:33:59

  • 梦中的绯闻照片无码

    2025-08-05 11:33:59

  • 我的夜莺幻想未处理版

    2025-08-05 11:33:59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